移动端扫码阅读
手机阅读《夭摇的婚姻》
夭摇的婚姻

第134章日本投降

贾金子听到商楚要留下来的消息后,用拐杖顿地说:“作孽啊。儿女都是债,我怎么养了这么一个讨债鬼。”

旺丰肥皂的大卖,让她为女儿的担心减少了。现在举家回迁。她不知道女儿有何打算,是走是留,她对孙添福发牢骚说:“女儿终究是外人,嫁了之后,心里就没有娘家人了。幸亏我只养了一个,否则亏死了。”

孙添福知道贾金子想女儿了,连忙去商楚那探口风:“姑奶奶,老太太,二爷,三爷,少爷,小姐们都要回北平去了。您要一起回去还是留在西安。”

“姑奶奶。这方面您就应该跟二爷,三爷学习了,他们全部回北平,可在西安和宝鸡的工厂照样正常运行。”

商楚苦笑道:“商家家大业大,又有几十年的管理经验。我的斌旺学堂成立才三年的时间,而且又不是赢利的组织。我走了,谁肯接管?不过没关系,我会管下去的。孙叔请告诉我,老太太回北平的日期。我也好去送一程。”www.tuxu.org 不格小说网

郑维新他们又用硬脂酸和甘油做成雪花膏,既利用皂化过程的副产品,也增加了商品的多用性。为了纪念抗战胜利,秋丰把这个产品取名叫胜利牌雪花膏,胜利雪花膏有瓶装和散装两种,以满足不同收入人群的需要。与此同时店铺再卖些毛巾牙膏之类的小百货,这样并不影响肥皂的主题,还方便顾客的选购。这样旺丰肥皂的生意也越来越兴隆。

很多西迁的人们踏上回乡之路,以至于火车票订到1946年都订不到。往东往南的火车天天超员运载。有些胆大的不顾危险还扒在火车顶上。运输工具没有也阻止不了人们回家之步。归心似箭的人们甚至跋山涉水,徒步回家。

她抚摸着德祎的头说“我只是可怜我的外孙德祎自小没有了爹,这些钱是留给德祎读书用的,你可别乱花了。”

商楚接过母亲的支票,想到母亲的恩情,哽咽地说:“娘,谢谢你。”

一个更大的喜讯传来:1945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。举国欢腾。人们像过年一样敲锣打鼓,扭秧歌来欢庆这一久违的胜利。

商家也在准备踏上回家之路。他们在东北和北平有不少的房产。终于可以告别落后,黄沙滚滚的西安回到阔别多年的家,每个人都兴奋不已。只有贾金子心情不爽。因为她的宝贝女儿去向不明。对于商楚她恨铁不成钢的。但是又时常不牵挂她。

德祎也说:“谢谢姥姥。”

看着母亲和哥哥侄儿远去的背影。商楚留下了眼泪:此别之后,不知何日再见。当她想起秋丰和斌旺学堂的孩子,赶忙檫干眼泪。带着德祎回到他们身边。

重庆的人们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,人们白天敲着脸盆,铁桶来庆贺,晚上举着火把彻夜游行。庆贺这一盼望多年,来之不易的胜利。

到了夜晚。秋丰和商楚各自对自己死去的爱人焚香祷告:“叔旺,我们胜利了。你安息吧。”

“蝶舞,日本人终于投降了,蝶舞等我以后有钱了,一定拍一部关于你的电影,让大家都记住你。你放心,我会为了你好好地活下去。”

郑维新和顾青松将不同种类的动植物油脂皂化处理后做成肥皂,香皂,造型美观,去污力强。为了吸引眼球,招揽顾客,他们还研制出白色和彩色的香皂。由于服务,质量都是一流的,价格也不贵,旺丰的肥皂越来越受欢迎。西安周边的各个县,甚至多条街道上的小杂货铺都有物美价廉的旺丰肥皂的身影。

孙添福马上说:“老太太,您养的孩子个个都是人中龙凤。大爷听说在共产党当上大官,二爷,三爷是实业家,四小姐是教育家。真是福厚之人。”

“老二,老三从小到大都是我带大的,还算孝顺。老大,老四不行。当初就不该让他们离开我到北平生活。现在都成了逆子叛女了。”

贾金子终究放心不下儿女,只好做出决定:把西安的房子留给商侣。把自己的积蓄留给商楚。她对商楚说:“你大了,有主意了,你放着阳关大道不走,偏要走独木桥。我也没有办法。以后也没眼看你了。你自己好自为之吧。”

中家张灯结彩,铁家把酒言欢大家都在庆贺抗日战争取得的胜利。也在谋划着美好的未来。

商楚叹了一口气说:“我也想回到东部去。可是,我走了斌旺学堂的孩子怎么办?”

秋丰和商楚决定包三天肉饺子以示庆贺,看到男女老幼都在笑逐颜开地吃饺子。他们也笑了,战争结束。以后大家的生活都会得到改善的。

吃罢了饺子,他们开起了音乐会,商楚弹起了欢乐颂,孩子们唱着动听的歌谣。连轻易不弹琴的秋丰也弹起古琴。

阅读夭摇的婚姻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(www.qixinyuan.com.cn)

  • 加入书签
  • 目录
  • A+
  • A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