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动端扫码阅读
手机阅读《香江七十载》
香江七十载

第239章 双南院线

其实,按说南方影业旗下刚刚收购了那么多戏院,倒是有地方给新联放片子。

从结构关系来看,新联也不过是一家类似的小电影公司罢了。

不用惧他!

想让一部片子不在自家戏院上映,那些戏院主们的借口可是太多了。

所以新联带着片子满香江的找了一圈,竟然没有一家戏院愿意上映他们的电影。

只这一下,便大大缓解了新联的资金紧缺状况。

令着新联上下,出现了一抹曙光。

接着,新联又干出了一件大事情,比之其电影发行到星马更让人惊叹。

粤语片四大院线之一的太平线,竟然被新联给直接承包下来了!

呵呵——

你们不给我放映片子!

那好!

咱就直接砸钱承包戏院!

砸砸砸!

有钱就是任性!

不要问他们钱哪来的……

这年头,突然冒出来的爱国商人太多了。

不过新联所谓的承包院线,并不是所谓的全包,其只承包了太平线每年一百六十八天,即二十四个星期的档期。

但因这二十四个星期是分散承包,所以实际上太平线全部的好档期,已然被新联拿入了手中。

新联,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太平线的主事人!

香江电影界还没从这令人惊讶的消息中回过神来,新联刚掌握太平线亦还没满半个月,却又有一个大消息引爆了香江电影界。

丰年娱乐在湾仔摩利臣山道租下来的那间仓库,随着其正式改建完成,被命名为了南洋戏院。

与此同时,丰年又花两百七十多万,买下了位于旺角繁华区的华都戏院。

并更名为南华戏院。

随即:

南方影业正式刊报,宣布成立双南院线!

而所谓的双南,则是以南华南洋两家戏院为双龙头,共同领导院线发展。

这其中,又细拆为两线——

以南洋戏院为首,附以国泰、高声两家戏院成立‘港岛线’;又以南华戏院为首,附以仙乐、普庆成立‘九龙线’。

两条院线,齐心协力,互通有无,共同发展。

双南院线之中的双,便主要源自于此。

杨秋也在见识有些熟悉的邵氏之后,看见了后世略有耳闻过的双南院线。

毕竟这个院线后来也曾上映过《少林寺》。

而双南院线成立的消息,也将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‘伶星分家’话题给压了下来,大佬倌们看着这些人被他们越打却越勇,都纷纷有些傻了眼。

最后,还是一位薛姓粤剧大佬两边说和,才让‘伶星分家’一事偃旗息鼓不了了之。

只是在这之后,无论是新联,还是从新联里衍生出来的中联、光艺以及华侨等粤语片公司,都基本没有和那些大佬倌怎么合作过。

当然,这其中一直支持‘伶星分家’,差点被踢出粤剧界的红线女夫妇除外。

不过这都是些题外话,这里也就不多说了。

随着双南的正式成立,太平线也被新联掌控,回过神来的众人,这才发现香江的电影界,出现了一个横跨国粤两界的庞然大物。

要人才有人才,要技术有技术,要发行有发行!

就连星马地区,也似乎看到了这股强大的力量,纷纷咽着口水打算靠上来。

国泰自然走在第一步,拿到了新联在星马地区的发行权。

而在我们杨秋这边,他也被左派的一系列动作,打得有点目瞪口呆。

他可没预料到在八十年代港娱里,连背景板都算不上的一众左派影人,在现今却是如此的强势!

比之后来的邵氏与嘉禾,都不止高了半层!

起码后世的邵氏和嘉禾一直都有着对手,但在此时的香江,在规模上却找不到一个能与这个大集体抗衡的。

现在的嘉禾都不行!

毕竟,杨秋的五家戏院,重建的不用说,装修的都才修了一大半呢。

除了弥顿道的那栋烂尾楼以及湾仔的东城大夏,杨秋后在又在九龙的亚皆老街、湾仔的谢斐道,以及深水埗北河街,购买了三栋物业,以此来进行他的院线大计。

加上曹达桦那间位于大浦的戏院,嘉禾的戏院总数已经达到了六家。

但可惜,基本都还处于施工当中。

而此时的双南院线,已经开始了他们第一次的代理影片发行,发行的第一部电影,却是内地产的《葡萄熟了的时候》。

这部影片,票房一般般。

但它却真正标志着,内地以及长城凤凰的影片,在香江有了一个安稳的着陆点。

嗯……

当然!

现在的长城,还和金国有着放映合约,到也一时间去不了双南。

不过杨秋现在想想,倒是忽而有些明白,袁仰桉为什么会不务正业了。

而且,不怕报复。

即便大家心知肚明的,知道新联背后站的是哪些人,但你新联敢光明正大的喊出来么?

于是乎……

走投无路的新联,便一下陷入了困境之中。

新联一开始便被打懵了。

就连长城,现在明面上的大老板,也还是加拿大的一个华侨资本家呢。

不过!

背靠祖国,就是好办事。

就在大家以为新联会屈服,然后放弃‘伶星分家’之说,给着大佬倌们道歉时,事情却出了转机。

这些大佬倌与戏院主们,自然是非常熟识的……

动用这点关系,打压一个刚成立的小电影公司,自然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。

大佬倌们的报复,来得风啸雨急。

但是这些戏院,与其说是给长城凤凰用的,不如说是主要用来发行内地以及苏联电影的。

这条筹备中的院线,从根本上来讲,其实是一条国语院线。

新联的这部粤语电影放进去,自然不合适……

首先对着新联伸出援助之手的,却是杨秋怎么也没想到的国泰机构。

国泰的香江经理欧德尔,竟然在电影还未在香江上映的情况下,就先将《败家仔》发行到了新马地区。

再说了咱戏院派片量大,实在抽不出档期来给你们,你们也不好强人所难不是。

其实这些粤剧大佬倌们有如此影响力不难理解。

想想这时候的戏院,基本都只有一个超大厅,平日里戏院除了放电影,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用途便是表演戏曲。

阅读香江七十载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(www.qixinyuan.com.cn)

  • 加入书签
  • 目录
  • A+
  • A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