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动端扫码阅读
手机阅读《靖难南明》
靖难南明

第十四章 扬州保卫战(1)

此时,睢州城下清军集结攻城,虽然睢州城墙比不上扬州,但是没有了红衣大炮的加持,清军一时半会也没有办法。扎下营盘围困睢州,在他们看来,只要扬州拿下,待主力回头,这小小的睢州城便唾手可得。

当日入夜,黎明时分,林政东率领8000将士冲杀清军大营,清军奋起反击,守军也防备了明军的夜袭,仅仅慌乱一会便站住脚跟。没想到林政东还留了一手,此时埋伏在外的5000生力军开始冲击,清军一下子支撑不住。不多久便溃败下来,毕竟刚刚头像的李本深部,也就是投机而已,论战斗力还远不如清军,并且林政东所部仍有不少高杰原旧部,因此象征性抵抗后也就陆续投降,这可是苦了清军,没想到李本深的部队还有反戈一击,截止晌午,清军被消灭殆尽,李本深被杀,所部有1000余人归降,余部战死或溃逃。

清军顺利拿下庆州城,分出1000清军及李本深部共6000人攻向睢州城,主力继续冲击扬州。林政东心知不能被清军的策略牵着鼻子走,这时候,清军突击扬州城,到达的部队无非是骑兵,步兵,以扬州城的城墙,这战斗力一时半会还拿不下来,一定会就地等待后续红衣大炮运到方可攻城,俊杰的突袭队分路搜索已经探得清军炮队正经过通州。

健坤率领4000星辰军星夜赶往通州,埋伏在通州城外。次日,清军炮队出城,远远望去,30门红衣大炮,跟队护卫军队仅仅是1000人不到的步兵。

清军兵分三路,多铎由陕西出潼关经洛阳至商丘,向南攻击,与左良玉部东下,另一部从山东南下徐州,沿运河水陆并进,进攻宿迁,淮安,兴化,通州,总兵力近十万。

星辰军待清军进入伏击圈后,迅速出击,800骑兵连续两个冲击,步兵跟进打扫战场,仅仅一个时辰不到,清军炮队全军覆没,通州城内的清军救援被星辰军截在半路,眼睁睁看着30门红衣大炮被破坏殆尽。完成任务后,健坤毫不恋战,指挥部队迅速撤离战场,通州守军人数仅仅过千,也不敢贸然追击。

现在林政东手里,刘钏部2万人,马得功驻庆州军12000人,健坤驻睢州军8000人,另有保安部队共计2500人,面对数十万清军和叛军,胜负难料,而且这支部队也是南明仅剩的一支生力军了,是不是要在这次全部拼光?况且,以林政东对历史上史可法的了解,这位民族英雄虽然人格无可挑剔,但是在扬州保卫战的指挥上明显欠缺,过于保守,也是性格原因导致过于理想的处理江北四镇军队问题,结果反而问题没有解决,矛盾越演越深,导致军心涣散。因此,派往支援扬州的部队不能太多,守,是守不住的,扬州地形开阔,况且外无援军,最终极有可能是被困致死。以朝廷的那帮混蛋们的效率勾心斗角,到时候是不是把扬州军民完全抛弃也不是不可能。必须有一支机动部队在扬州城外与清军决战。

想到这里,林政东迅速作出部署:刘钏率领8000人赶赴支援扬州守城,放弃庆州城,由马得功率领12000人镇守睢州城,陈鹏飞调归马得功统领。自己和健坤率领余部两万余人在城外寻觅战机机动作战,要是得手,马得功部出城合兵攻向扬州,要是机动作战失利,退回睢州城,以图再战。

清军在击败大顺军,占领陕西以后,摄政王多尔衮不失时机的着手部署主力南下,任命了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等西北地方军政官员从事善后事宜,自己把主要兵力集中于收取江南,统一全国的大业。

南明内忧外患,史可法被调回南京处理内乱,江北守军自顾不暇不断有叛逃出现,高杰部下李本深率兵8000投降清军,不久,刘良佐也率部投降并转头攻向扬州城。情况万分紧急,史可法连夜赶到扬州城,发令驻守高邮的黄得功一部迅速支援扬州。

林政东召来马得功,健坤,刘钏,陈飞鹏,眼下局势十分不利,扬州城守军仅仅只有两万,大军被调往平叛刘良佐部队,迟迟未归。

阅读靖难南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(www.qixinyuan.com.cn)

  • 加入书签
  • 目录
  • A+
  • A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