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动端扫码阅读
手机阅读《外科教父》
外科教父

843章 绝佳减肥代言人

宋子墨和徐志良因为跟着杨平,13篇cNS他们好几篇是第二作者,他们自己也写了很多顶级期刊的论文,所以现在很快可以晋升职称,目前申报副高已经通过,就等证书到手。</P>

手术本身对人体是一次打击,手术越大,对人体的打击越大。</P>

比如在创伤外科,就有二次打击的概念,创伤是第一次打击,手术对人体是第二次打击,所以对于严重的多发创伤,为了降低二次打击的破坏性,创伤外科提出了分步治疗的理念。</P>

医生要晋职称,论文是必须的,很多医生为了论文发愁,这就催生出“论文产业”和更大的“职称产业”,很多人靠这个发财致富。</P>

外科研究所的名字不是白叫的,它无时无刻不在研究外科的理论、手术方式和新的器械,推陈出新,这就为写论文创造了最佳的条件,其实在外科研究所,论文只是顺带的副产品。</P>

金博士直接问,他自己觉得年龄太大,已经四十出头,所以一直没跟杨平提这个事。</P>

金博士这人,其实不管人品还是技术都非常棒,就是人太老实,老实到不适应社会,老实到生活的圈子只限于医院。</P>

他的同学大多都是副主任医师,有些已经是主任医师,很多当了科主任,他还是一个主治医师,论水平,他比绝大多数的主任医师强。</P>

一个小小的取异物手术,他可以将三博医院所有关异物的x片、ct和mRI研究一遍,然后建立几何模型,利用几何模型结合影像图片对异物定位。</P>

对一类人,杨平其实非常欣赏,既然金博士愿意来,杨平也愿意接受,现在外科研究所是人手紧张,但是杨平一直秉着宁缺毋滥的原则,招人也一直比较谨慎。</P>

外科研究所现在业务挺杂的,也不知道金博士喜不喜欢,能不能适应。</P>

骨科那边,韩主任已经推荐文中,文中是搞脊柱的,条件也不错。</P>

金博士是创伤骨科专业,外科研究所其实不适合普通人,因为业务杂,很容易分散精力,但是对于学习能力强的人,反而不是分散,而是接触面广,各科相互融会贯通。</P>

“人手是缺,不知道你适应不?”杨平也不遮遮掩掩。</P>

“哪有不适应的,你要是不嫌弃我是个老主治,让我去那边帮帮忙。”</P>

“没问题。”</P>

金博士对职称的晋升已经不抱任何希望,其实他也是有人脉的,他的导师、他的同学就是最大的人脉,可是他根本没有去找人家,总是不屑于搞这些,哪怕他只要开口说一句,肯定这事可以解决,但是他就是不开口,自己闷着头一门心思搞临床。</P>

其实也有同事给金博士介绍中介公司的老板,可是金博士也无动于衷,他实在不想这样。</P>

跟金博士聊一会,回到科室,宋子墨和徐志良已经去做手术。</P>

科室的兄弟们最近给外科研究所搞了一个网站,网站上有一个论坛,这个论坛的作用主要是给一些高难病例患者求医用的,将外科研究所的实力通过网络辐射到全世界。</P>

网站上的论坛刚刚开放不久,也没有什么人在上面发言。</P>

刚刚坐一会,战略级合作伙伴方主任打来电话:“杨教授,我在消化内科会诊,一个假性肠梗阻病人,但是一直找不到原因,能不能帮忙看看。”</P>

现在方主任是神经过敏,只要有弄不明白的,就想到外科研究所,想到杨平,这一门心思要脱贫奔小康。</P>

杨平看了看时间,晚点去手术室也没事,宋子墨和徐志良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呼叫自己,不如去看看怎么回事,老方还是有点眼力的。</P>

聂顺娥就是他发现的,要不是他转介过来,聂顺娥现在还在到处求医。</P>

其实,杨平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手术质量,这个肯定没问题,是自己可以掌控的。</P>

他最担心是剩余的肝脏和胰腺代偿能力不够,无法承担人体的生理需要,因为这个谁也没法做出准确的预估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带有不可控性。</P>

“杨教授,这个病人我们准备写一篇论文可以吧?”IcU的蒙医生说。</P>

其实IcU的论文与外科的论文没有交叉重叠的地方,IcU主要论述病例的术后监护等角度,外科从治疗手术的角度,所以互相不会出现交叉现象。</P>

聂顺娥的生命体征十分平稳,血压比昨晚的上升一些,在没有输血的情况下,血红蛋白略有上升,说明体内没有明显的渗血。</P>

现在从抽血检验的指标变化来看,问题不大,但是涉及八个器官的肿瘤离体切除和五个器官的自体移植,手术的规模太大,对人体也是一次打击,所以还是在IcU多留几天更好。</P>

“没事,你们随便写。”</P>

蒙医生得到杨平的允许,心里十分高兴,这可是难得的素材。</P>

看完聂顺娥,杨平出了IcU,在门口的家属等候室跟她的丈夫沟通几句交代病情,听说妻子病情稳定,她的丈夫心里十分放心。</P>

IcU医生已经给聂顺娥装上胰岛素泵,暂时利用胰岛素降低血糖。</P>

胰腺的功能还在,只是代偿需要一定的时间,所以胰岛素泵的使用需要慢慢减量,否则抑制剩余胰腺功能的发挥,最终破坏残留胰腺细胞的分泌功能。</P>

第二天一早,杨平又跑去IcU查房。</P>

张林和小五晋升主治问题不大,毕竟跟着团队,这么多科研资源,近水楼台先得月,随便几篇重量级论文都足够晋升,何况还有《外科拉钩学》这本干货十足的专着。</P>

职称这东西,如果不是横着走的天才,一般人没办法绕开,必须随大流,否则就会吃亏,所以改变不了的东西,最好适应,也只能适应。</P>

骨科的金博士特立独行,什么东西都老老实实的,发论文不会灵活变通,很久才憋出一篇,现在终于把论文凑齐,可是副高评审的时候,他对相关专家缺乏起码的尊重,所以最后到现在还是个主治。</P>

说曹操曹操就到,从IcU回来的路上杨平碰到金博士,金博士拉杨平在角落里聊一会。</P>

“杨教授,你那边还需要人不?”</P>

对于杨平的病人,不管是普通IcU,还是创伤IcU,还是心血管IcU都十分欢迎,因为不仅可以学到东西,还是很好的论文材料。</P>

各种生化指标也不错,血糖比昨晚的结果稍低一点,但还是偏高很多,说明剩余的胰腺没这么快完成代偿。</P>

转氨酶已经稍微下降一点,胆红素下降十分明显,其它的指标也没有太大的变化。</P>

阅读外科教父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(www.qixinyuan.com.cn)

  • 加入书签
  • 目录
  • A+
  • A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