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动端扫码阅读
手机阅读《家父李景隆,逍遥小国公》
家父李景隆,逍遥小国公

第661章 卑劣民族

“在这册封诏书中,罗列了大量回赠物品,除了传统的丝织品、珍珠、金、刀等物品之外,最令古代日本人叹为观止的,无疑是“百枚铜镜”,以至于后来,铜镜不仅成为了古代倭国贵族地位的象征,更成为了象征天皇最高权力的“三神器(天丛云剑,八尺琼勾玉,八咫镜)”之一。”

“这中日两国的官方来往,最早可追溯到东汉光武帝时期,那个时候的倭国还只是一群农奴大小部落,一个名为“奴国”的部落国家,派遣使者并携带礼物前来朝贡,并获赐金印,随后除了奴国之外,还有不少日本列岛上的部落国家主动遣使,与中原王朝寻求交往。”

“到了三国时期,位于倭国九州岛东北部的邪马台国,凭借相对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,先后兼并了周边三十多个小国,一跃成为当地实力最强的政权之一,有趣的是,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卑弥呼女王,还是掌管着祭祀大权的女祭司。”

“毕竟这群杂碎他们最擅长的事情,就是向强者献上膝盖,向弱者露出獠牙!”

李弘壁冷笑了一声,眼中寒光不减。

“然后到了元朝忽必烈时期,忽必烈想要征服这个不听话的弹丸小国,然而他却忽略了海洋的力量,所以胡元远征军两次遭遇了台风,直接导致远征军的惨败,而倭人靠着台风的帮助打赢了忽必烈的远征之战,所以觉得自己又行了,觉得倭国是有天神庇佑,因此才会在明初的时候对我大明太祖高皇帝不敬,对我大明一再挑衅有加,甚至还伪装成倭寇肆意劫掠朝鲜大明沿海地区!”

“说得直白一点,这些倭人骨子里都是些贱骨头,知小礼而无大义,畏威而不怀德,强必寇盗,弱而卑伏,不顾恩义,不慕教化,不知礼义廉耻……都是些披着人皮的畜生禽兽!”

说完了这一切,李弘壁看向了梅殷和郑和。

“如此卑劣的民族,如此不顾恩义、强必寇盗、弱而卑伏的卑劣国度,还有让他们存在下去的必要吗?”

“太祖高皇帝当年考虑到具体形势,所以不得不放弃了远征倭国的计划,但他曾经说过,“今知一挥掌握中,异日倭奴必此变”,连太祖高皇帝都看得明白,我等岂能装作不知,给子孙后人埋下隐患?”

“既然现在有余力,那为什么不能一举将这个卑劣民族给彻底覆灭掉,给子孙后人留下一个太平盛世呢?”

梅殷:“!!!”

郑和:“!!!”

「今日第三更,兄弟们多多投票支持,万分感谢!!」

李弘壁淡淡第瞟一眼二人一眼,他当然不会讲自己对朱棣的那套说辞讲出来,因为没有这个必要。

所以李弘壁思索片刻之后,选择了一个看起来颇为合理的说法。

“就比如当年李唐攻打百济国的时候,为了帮助百济战胜,倭国不仅援助了百济大量的战备军资,甚至还派出了一百七十艘舰船协助百济征战,这种行为无疑是在挑衅大唐,结果就是倭军与唐军那场大名鼎鼎的白江之战,唐军左右夹船绕战,巧施包抄合击之术,致倭军赴水溺死者众,舻舳不得回旋。”

“倭国派往百济增援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,与此同时,百济政权也宣告终结,存在近七百余年的高句丽政权也随之灭亡,唐朝重新确立了其在朝鲜半岛上的宗主国地位,并同时称霸整个东亚。”

李弘壁继续率领船队直奔倭国境内。

“之所以厌恶这个倭国,是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!”

提及大唐,尤其是盛唐时期,这是每一个汉家儿郎的骄傲。

四海宾服,万邦来朝,盛唐是真真正正的做到了。

“倭国也是这一战被盛唐打怕了之后,认识到了盛唐的强大,所以立刻转变态度放低姿态,向唐朝开始派遣使者,重新恢复自隋末以来几近断绝的使节团,这便是那倭国遣唐使的由来,再次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!”

梅花一副过来人的模样,希冀着能够开导一下这个女婿上门了。

郑和也在一旁帮腔,试探性地追问道:“对啊弘壁,据我们所知,你从未出海去过倭国,更是没有与倭人接触国,那这恨意……从何二起啊?”

屠戮对马岛之后,

“到了两晋时期,大和国兴起于本州岛中部,他们征服了倭国列岛各部,建立了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政权,在国家局势日趋稳定后,“大和国”主动向中原王朝派遣使者以示友好,并请求册封,同样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。”

“而后就是五胡乱华,倭国与大明断交,但倭国的王一直奴性深重,多次派出包括“归化人”在内的使团访问中原王朝,寻求“中国皇帝”的册封,他们觉得没有得到中原宗主国的册封,自己就得位不正。”

“这断交时间太长,加上中原出现了乱世,以致于倭国产生了可笑的自信和骄傲,他们觉得好像中原王朝也并非想象之中的那么强大,所以对隋朝的招抚显得异常跋扈,甚至还言语挑衅,一改过往以“臣属自居,请求册封”的谦卑态度,其开头如是写道:“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,无恙”,试图与中原王朝建立平等的地位关系,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,倭国与中原王朝爆发了矛盾。”

“这些倭国的遣唐使,自然是带着目的来大唐的,他们疯狂学习大唐的文化,学习大唐的军事,学习大唐的技术,学习大唐的一切,然后再将这些文化技术带回到倭国,以此发展自己。”

“不得不承认,与隋唐两朝的交往,让倭国发生了全方位的蜕变,他们学习盛世大唐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,为倭国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,使倭国内部政权稳定,国家经济得到发展,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,于是这群不知恩义的杂碎立即终止了继续向大唐朝贡行为,中日间的官方交往再一次断绝,这一断就是五百余年。”

“为了稳固统治,他们决定寻求更强大的中原王朝的支持,“为自己撑腰”,卑弥呼女王派遣使者来到中国,对于主动前来的邪马台国使者,(三国)魏明帝给予了高规格的接待。他诏封女王为“亲魏倭王”,并赐以金印紫绶;封使团正使为率善中郎将,副使为率善校尉,赐以银印青绶。”

梅花和郑和经过深思熟虑之后,还是觉得要好好问问李弘壁,为何他对这倭国敌意如此之深!

“弘壁啊,你对这倭国是不是产生了什么误解?”

阅读家父李景隆,逍遥小国公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(www.qixinyuan.com.cn)

  • 加入书签
  • 目录
  • A+
  • A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