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动端扫码阅读
手机阅读《回到明朝当小兵》
回到明朝当小兵

第四百二十七章 招募乡勇

“那是没有好官,我听说来了个巡盐御史杜大人,他一上任就杀了数百倭寇祭天。”

推广玉米,那还是后话。杜修明与孙祖寿来至在瑞安县衙门口,直接县衙门口,聚着一群人正在看告示。

杜修明和孙祖寿隐瞒了身份,此刻只像是客商,便凑了过去。直接墙上告示有言:

底下的百姓议论纷纷:“往年来倭寇,都被咱们的民兵打退了,希望今年的倭寇,也不厉害吧。”

“话说,倭寇也没传说中那么厉害,为何朝廷就是灭不了倭寇呢?”

孙祖寿颇为高兴,不像姚涞一样,一上任便遇到了棘手的凶案。杜修明仔细想想,也没觉得有什么毛病。但来到县衙门口,看到筛选乡勇时,就发现了此事蹊跷无比。

一年免赋税对百姓还是十分有吸引力的,况且从往年的情况看,当乡勇的风险并不大。故此,来应幕乡勇的人并不在少数。

可杜修明在外面看着,已是筛选下来十多个孔武有力的农夫了。难不成小小一个瑞安县,竟然有如此多大力士?

为围观的百姓,也全都万分不解:“怎么回事?往年招募乡勇,都是在外面比武,今年怎么躲进去了,还不让别人看。”

“这几个大个子都没招上,那咱们这种就别去了,我们两人还不一定掰的动大个子一个人呢!”

“哼!”孙祖寿看出猫腻来了:“县衙里的人,莫不是想要百姓知难而退,再想办法把免赋税的名额卖出去?他们要是敢这样,岂不是把百姓安危拿来卖钱了?”

“是不是这样,还要进去看了再说。”杜修明回到。

“杜大人,咱们换上官服,进去看看吧!”

“不不不,本官还想和他们玩一玩呢。”杜修明打了个暗哨,将自那些个护卫,全都叫到身边。

吩咐道:“各位兄弟,都是从军中、武举出来的,你们不如看看能否当得了这瑞安县的乡勇!”

“主子,这不是杀鸡用牛刀嘛?除非他们故意刁难!”

“主子既然有吩咐,那我们便试试吧!”

说着,在杜修明的带领之下,众人向报名的地方走去。

前面几个大个子被淘汰下来之后,外面的百姓都有些胆怯了。报名的地方,冷清了许久。

一看这么多人应征,那衙役颇为高兴,没多盘问,便让杜修明等人进来了。

到了里面一看,比的东西,果然有些巧妙。一般的农夫,也就是力气大。若是挥刀弄剑,便只有孔武之力,没有技巧,更不用说是射箭了。

而这里面比的,恰好是农夫根本接触不到的弓箭、飞刀。弓箭飞刀都简单,只需要射中靶心即可,靶心还挺大。

可杜修明等人见了,不由得会心一笑,这些东西在他们眼里,那可就是摆地摊的小游戏了。

杜修明走上前,也没用多大功夫,抬手就是一箭,自然是正中靶心。还没等衙役看清楚,杜修明拿起飞刀,又是射中了靶心。

他底下的护卫,也跟着这么做,上百人就这么轻而易举的通过了测试。

衙役下巴都掉地上了,心说完蛋,砸场子的来了。他眼珠一转,道:“咳咳,各位勇士,都稍等一下,还有第三道关,过了之后,才能免赋税。”

“第三道是什么?磨磨蹭蹭的!”

“别急,我去问了县丞老爷再说!”

来到瑞安地界,杜修明从怀中取出一包种子,递过去道:“这里面的东西,你见过。就是本官在京师的时候,在杜家酒楼种的。江浙多山少田,如果种此物,三五年之后,可将山地变为良田。”

孙祖寿吃惊不已,杜修明接着又道:“此物已在辽东试种成功,明年就能吃了。这东西没给姚涞,他心比你高,不会爱护此物。”

台州有台州的办法,瑞安有瑞安的办法,倭患几十年,百姓早已有了自己的应对之法。只要没有大举进攻,基本都能生效。

像瑞安,便有自己的乡勇。

瑞安所在之地,便是没有官军驻扎的。台州有官军驻扎,预警岗哨沿岸设置,最多中间多加一个传递的岗哨,便能让官军看到,及时驰援。

听到这里,孙祖寿点了点头。现在,玉米已经开始在杭州、湖州、辽东、瑞安等地种植,南北都有。过些年推广开来之后,便能筛选出适合南北气候的种子了。

杜修明上前装作不解地问到:“各位乡亲,我是外地人,打听一下。历年倭寇骚扰瑞安都被乡勇民兵打回去了?乡勇民兵都这么厉害的吗?”

“外乡人,你不清楚,咱们瑞安那天老天爷保佑。外面那片海,能上岸的地方不多,而且只有秋冬两季能上岸,不然出海都困难。”

“秋冬两季,百姓都有时间,五百乡勇只是报信的,一旦看见倭寇,有很多老百姓都去杀敌。杀一个倭寇,就赏纹银百两。”

姚涞的父亲是尚书姚镆,他到地方任职,不用看谁的脸色,反而谁都要看他的脸色。即便是做错了事情,也有人兜底。

孙祖寿就不行了,一个平头百姓出身,要不是遇到杜修明,都不一定能进考场。而孙祖寿在杜修明心里,那可是要着重培养之人。

台州是领县州,置州之地,一般都是军事重镇,有卫所驻扎。而一般府县,则是不置卫所。

“杜大人,那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。”

百姓如此议论,杜修明只是安静地听着,并不会被他们的话惹恼。从他们的话里,又得出一条治理倭患的办法。

因地制宜。

“重赏之下必有勇夫!”孙祖寿点头道,而杜修明却摇摇头:“天不管地不管,只能靠自己,老百姓自古就是自强不息啊。”

“杜大人,下官还有一事比较欣慰。没有县令,县丞也能将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。这种抗倭乡勇,百姓也习以为常了。将来,说不定真能垂拱而治。”

“既已入秋,海波渐平,有恐倭寇来袭,特幕乡勇五百人巡岸,以备御敌。凡受招者,免一年赋税,另给粮米。”

瑞安就不同了,海岸设置的预警岗哨,要传递上百里,才能让官军看到。等官军驰援来了,那黄花菜都凉了。

这次过来,杜修明最要紧的还是给孙祖寿站台。

阅读回到明朝当小兵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(www.qixinyuan.com.cn)

  • 加入书签
  • 目录
  • A+
  • A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