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动端扫码阅读
手机阅读《回到明朝当小兵》
回到明朝当小兵

第三百八十六章 安居平难

“东翁,那还去找他吗?”

等了许久,又上了茶点,听了一折戏,杜预成逐渐有些不耐烦,催促底下人去打探消息。在他看来,杜修明查下去,无非是和他同归于尽。可就算同归于尽,他也不乐意啊。

没多久,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回来报信,道:“东翁,奇怪,太奇怪了。那位杜钦差好像根本不知道杭州城乱了,还在查账。”

“不成,他是愣头青,本官可不能任他摆弄了。”杜预成站起身道:“走,去盐运司,找他谈谈!”

“不对!”杜预成刚迈出去的脚步,又收了回来:“不对劲,他肯定是故作姿态,等我认输,他才能坐地起价,狮子大开口。”

杜修明还没来时,就听说这些官军将领养寇自重,用战船运私盐,所获巨万。如今改革盐政,对他们是伤筋动骨的。

这些人要乱来,杜修明手上没有一兵一卒,如何压得住?可对付这些人,杜修明仍有办法。

百姓要的只是吃穿,没有吃穿,冻饿而死才会逼得造反,百姓反是毫无退路的反。可这些将领不然,他们身家越富足,顾忌就越多,同他们就得温水煮青蛙,一刀一刀割肉。

杜修明立即写信去俞谏处,让他趁这个机会拉拢人心。杜修明给了俞谏一个口子,凡贩卖货物有利官军的,抗倭银也可不交。至于盐引,则由太湖司另外印制。

这样一来,就是给了那些将领继续贩卖私盐的机会,但俞谏得了人心,杜修明掌握了盐引。查盐运司,杜修明想要的,不就是盐引吗?

杜修明做完这些,便不着急了,只派人跟黄升解释了一下。上面那些办法,见效不快,还得黄知府能担待住。

此后,便又继续在内堂听外面打算盘的声音。

盐运司内,查账的,被查账的都不准出去,困了,便在地上打地铺,醒来继续查账,饿了,便叫人送到进来,鸡鸭鱼肉,想吃什么公费报销。

就是这样,杜修明在盐运司闭门不出,查了三天三夜的账。

而那副使和判官,全都被熬得无精打采起来。越是查账,他们精神上的压力就越是逐渐增大,三天以后,无不形如枯槁。

杜预成最终也忍不住了,这天,顾不得等到午时吃鲥鱼,就如丧家犬一般来到了运盐司。杜修明特意嘱咐的,他进出自由,不拦。

杜预成来到杜修明面前,从袖中取出奏折来,到:“杜钦差,本官向朝廷请罪,家中财富,全部充公。只求你一件事,别查了,别查账了。”

杜修明淡淡一笑:“怎么,那些人对我施压没起作用,开始对你施压,弃车保帅了?”

“唉!”

将银箸放下,杜预成偏头问道:“那位杜钦差,现在怎么样了?”

杜预成心里想的是,再迟钝的人,这会儿也能知道这个账查不下去了。若是杜修明适可而止,他可以想办法替杜修明周旋,只是杜修明从此以后就只是个吉祥物了。

这件事情,倒是杜修明的错误,在京城时,颁布法令,他都派人四处游说百姓,百姓能接受了,他才正式颁布。眼下为了改革盐政,确实性急了些。

此事也简单,杜修明当场从盐运司的吏员里抽出来三十人,在太湖司下设盐粮直销署,凡外地运来的粮食,都可以凭粮换盐。窝本、盐税自然不能免,但抗倭银减半。

“东翁说的是,他若是只对东翁一人放暗箭,说不定还能伤到人。可他却敢大张旗鼓改革盐政,要我说,莫过于像是建文帝削藩,这可是前车之鉴。”底下的师爷道。

若是杜修明仍然不死心,要查到底的话,可就别怪他不讲情面,见死不救了。

杜修明抽出来的这三十人,都是运盐司里一些办事的,平日根本赚不到什么油水,只能拿些例钱。可这些人对盐政基层的利弊最清楚,流程也清楚,关键是他们能联系到众多用粮换盐的商人。

杜修明先吓吓他们,再给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。事情办好了,可以抬升品员,白身换青衣,青衣从九品,有立大功的,将来还能当大官。

盐粮直销司的意思是,盐农、盐工可将盐送到这里来,踏踏实实拿官价粮走,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,盐农盐工便不会闹事了。那些粮商,则是能踏实拿到平价粮,不怕胥吏层层剥削。

像这价值不菲的鲥鱼,京师都是宫里拿来赏给大臣的礼品,杜预成每天便要吃一条,他午时才来衙门,只因捕捉鲥鱼,就要趁着午时阳光浓烈,可将鲥鱼的鳞片照显。

杜预成只吃鱼腹鱼尾,鱼背上的肉,只夹一筷子。吃一口,喝口酒,还得听人唱九句昆曲。这么慢条斯理的吃鱼,半条鱼吃完,已是小半个时辰过去了。

“就凭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,还能翻得了江浙的天?”杜预成冷笑道:“朝廷难道不想改革盐政,可朝廷想改也改不了。杜修明关系再大也没用,不可能有人能动摇盐政。这不是本官的身家,这是江浙几十万人养家糊口的事情,谁敢动,谁就会死得很快。”

“去……不去……还是去看看吧,他又吃不了本官……不行,去了就弱了气势。”杜预成反而犹豫了起来,从他把握不住杜修明的想法之后,一下子就变得十分慌乱了起来。

而那厢边,杜修明已经镇定下来了,针对当前局势,已经想出来了办法,分路派人去办。

盐农、盐工反对三道令,外地粮商不肯出手粮食,无非就是怕一件事,那多收的“抗倭银”摊派在谁的身上,这个误会,导致了所有的事情。

杜修明的这个办法,可以稳住人心,再徐徐向百姓解释三道令的利用便可行了。

百姓好处理,无非是想吃饱饭、穿暖衣罢了。最棘手的,还当是海防官军的事。

“东翁,他不会是个愣头青,头破血流也要查下去吧?”

说着,有人端上来一尾清蒸鲥鱼,一壶香醋,半碟香油,油都是熬过葱姜蒜,打去了渣的,撒些盐花。旁边还有一壶,二两十年陈的女儿红。

杜预成有条不紊的将油和醋拌了拌,浇在了鲥鱼上,随后细细剥开鱼肉,夹了一筷子送入嘴中,呡了一口就,美滋滋的神色浮现在了脸上。

阅读回到明朝当小兵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(www.qixinyuan.com.cn)

  • 加入书签
  • 目录
  • A+
  • A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