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动端扫码阅读
手机阅读《回到明朝当小兵》
回到明朝当小兵

第三百七十五章 解决难题

这种条件很合理,在坐没人反对。许庭光自无不可,答应道:“等杜大人独辟一署的事情议定之后,给你刻印便是,还有什么条件?”

什么?!

在座的仿佛约好了一样,都开始掏耳朵起来,生怕自己这是听错了,钱塘县令李敬都惊讶出声了:“一分不要?还有这种好事。杜大人,你说的可是真的?你一分不要,你拿什么造船。”

众人一副早就知道会这样的表情,许庭光微微点头,让杜修明继续说下去:“造船是三份工七分料,木料都要从外地运来。故恳请中丞准下官制一牌照,凡持此牌照者,沿途官府、里卡、码头一律不得抽税。”

赵鉴低头一想,也点头道:“若是杜大人不要各府县出钱,那我等自当给予方便,本省之内,连本官也可保证此事。”

“从西南迁徙而来,还能活下来的,估计不会是什么老弱病残。再不济,我找地方给他们种地。”杜修明拱手又道:“许中丞,说到这里,我就又得请中丞解决问题而来。”

“你说,你说。”许庭光现在似乎没什么不能答应的。

“太湖四周的府县,下官要能节制,乃至太湖岸边,靠水为生的老百姓,也要一体归下官管辖。如此,下官才能将这十万人安顿好。”杜修明伸手要权,这算是有些过分了。

可许庭光只是稍加思考,便道:“好,那就独辟一署,名为太湖司,由杜大人统辖,管江浙巡盐、筹建水师、迁居安顿之事。太湖岸二十里内的民生事宜,杜大人也可过问,驻地湖州。下设吏员,由杜大人定。”

杜修明还有些没反应过来,黄升在旁边道:“杜大人,独辟一署不比开府,司署之中有吏无官,什么事情,杜大人说了算,无须呈报朝廷。”

许庭光微微点头,道:“杜大人身上的事情繁重,独辟一署,方便杜大人处理公务,不用来回劳累。只是司署在湖州,而这杭州城里,永远都有杜大人的座次,江浙大小事情,少不得要操心。”

这下杜修明清楚了,这就是成立了一个综合性的办公室,由自己分管着,大小事情,都由自己说了算。同时,杜修明仍能在杭州行走,仍然是江浙二把手,对江浙别的事情,仍有二把手的话语权。

太湖司,就是杜修明的后院。这下,杜修明当然满意了。

杜修明将难处承担了不少,剩下还有一些杂费要摊派。许庭光三下五除二便分配下去了,底下人莫敢不从。

议完这些事情,许庭光提议道:“杜贤弟,你到任之时,送了江浙一份大见面礼,本官也未能当面致谢。现在你又给江浙解决了这么多难题,本官再不表示,便说不过去了。今晚,还望杜贤弟光临寒舍。”

说吧,许庭光又点了几个官员作陪,这肯定是要宴请的。赵鉴、王凤云也请了,但他们却异口同声说有事不去,许庭光并未阻拦,似乎习以为常了。江浙官场上的派别,竟如此分明。

问百姓要?万万不可。百姓赋税已经很重,向百姓要百万两,那经过层层盘剥,百姓至少要出血二百万两。如此大的压力,万一逼得百姓造起了反,谁担得起?

赵鉴更是面露难色:“杜大人,这不会就是你的妙计吧?什么地方,能拿得出这么多银子。”

王凤云冷笑一声:“果真是有子贡之才啊,这是十万人,不是十万头牛,过来要吃饭、穿衣、住房子,这简单吗?”

其余人也都跟着附和,许庭光默不作声。只见杜修明站起来,一个个问过去,在场的仿佛都不愿接触这十万人。

“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妙计,无非是尽我所能,忠君之事。”杜修明并未托大,颇为谦逊地道:“筹建水师,非一日之功。要造船、招兵、制器,耗费甚大,这首先就要从造船开始。”

杜修明摇了摇头道:“不,我这不是问大家要钱,而是告诉大家,这造船的费用,我不取一分。”

杜修明这时看向许庭光道:“许中丞,下官正好有个不情之请。我看在坐的同僚,似乎都不愿要这十万人,不如下官要了吧?当然了,下官也有条件。”

许庭光诧异之间,赶紧让杜修明继续往下说。

“在这十万人之中,挑选其能战之人,组建新营,交给俞谏。这些人吃、住便都有了地方,稍加演练,便能和倭寇死战。剩下的选其中手巧者、勤劳者,下官造船缺工,给下官还能剩下工钱。”

三十万两?底下人议论纷纷起来,这还只是二十艘白板船,要这么算去,就得至少筹集百万两银子,才算够用啊。

要知道,将这一年上缴的盐税,也才五六百万两。若单筹集百万两银子去打造水师,这钱从哪里来还不知道。

“哦?贤弟有何妙计,快说来听听。”许庭光期盼地看向杜修明,心里在想,若是杜修明的计策无甚大用,那就好开口让他去朝廷求情了。

杜修明开口道:“呵呵,小事情。这造船的钱,既然不让各位大人想办法了,那造船事情,也请各位大人不要过问。”

此语一出,满座皆笑,你以为大家都闲啊?你不要我们过问,那我们就不过问了,许庭光想了片刻,也答应下来了。

杜修明继续道:“造船的钱,不用大家出,只要本官的办法奏效了,那今后练兵、造器的钱,也不用大家出。这是筹建水师的事情,至于朝廷要迁十万口人过来嘛,私以为简单。”

“有理!杜大人这个办法好。”许庭光的眉头,逐渐舒展开了,若杜修明真能如此,造船的钱不用出了,十万人吃喝拉撒也能交代了,那他肩头上的担子,便轻松了一半。

“那剩下的那些老弱病残,如何办?”

杜修明神秘地道:“我自然是有我的办法,不过,我虽然一分不要,但还有两个条件。”

许庭光闻言,知道这是杜修明在算账,便道:“唔,不错,先造船嘛。造船需用多少银子?”

杜修明掰着手指头开始一笔笔算:“一艘商船要木料、工钱,就需七八千两银子,战船造价更贵,要一万两银子。只造二十艘白板船,就需花去三十万两左右的银子。至于后续装配人员器具,就更不用说了。”

阅读回到明朝当小兵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(www.qixinyuan.com.cn)

  • 加入书签
  • 目录
  • A+
  • A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