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动端扫码阅读
手机阅读《回到明朝当小兵》
回到明朝当小兵

第三百一十二章 半壁关

城墙底下,正是傍晚热闹的时候,而城关上却一片肃静,对比鲜明,更令人多了一分心悸。此时,杜修明身后有一队人马急匆匆往关外走去,紧接着关上一声号角响起,人群都往那边看去。

杜修明也是回了抱拳,笑道:“我们不是做生意的,也没去过京师,这是头一回来,几位军爷有何见教?”

那几个兵丁似乎是见怪不怪了,面无表情回到:“不管你是不是做生意的,也不管你是几回来的,我们记不住。可这地面上有规矩,凡从半壁关过的,人收二十文,马征五十文。过了这里,你们才能到里头。”

军头左右看了一下,将多出来的钱收入囊中,摇头道:“我不清楚,就算我知道,也不会告诉你。这地方还有一个规矩,你问什么都不能问军中之事,一旦有小人将你抓了当成奸细,那你可没地方说理去。”

说罢,那军头转身离开了。杜修明却是好奇,想来这李成绪虽然靠关吃关,可也算警惕有加,治军颇严。杜修明一行再往里走,竟也没人再拦他们一行人了。又走了一断路,才远远看见半臂关城的城郭。

“他们只要看到女子,那就全拉到屋内搜身,说是搜身,其实……你们也知道的。可那些商人又有了办法,带女子过来,那必是流落风尘的女子,或者拐骗来的女子。故而在这半壁关,女子一般都不是良人。”

“哦,竟然还有这种事情。”

杜修明眉头一皱,只要送上女人,就能走私人参。这不仅坏了军纪,更是让杜修明的计划遇到了阻碍。若是一两个将领如此,杜修明可以收拾,可要是底层的兵丁如此,杜修明总不能撤换掉整个辽东的驻军。

万一有奸细趁机渗透进来,后果更是不堪设想。杜修明几人低头吃着,还好有崔镇兵在,他对半壁关和辽东驻军见解颇多,杜修明几人逐渐清晰了起来。

可在这时,刚才急匆匆赶去出关的那些人又回来了,看似是迟了。那七八个人,皆是孔武有力,看起来像是镖师。镖头将刀拍在空桌上,饮了半壶水,道:“娘的,又迟一天,再晚去些日子,就什么也买不着了!”

“大哥,咱们头一回来,还是小心些。晚一点就晚一点,大不了亏一些本,摸清楚门道,明年就好了。”

“唉!”

“杜大人。”崔镇兵凑到杜修明耳边,小声道:“这是几个生瓜蛋子,等着瞧,今天晚上或者明天早上,得有好戏看了。”

此时半壁关外,才近夕阳,来了一辆马车,周围跟着几个护卫。马车一停,杜修明从马车上下来了。远远地,就有兵丁走了过来,这是整整一队人,刀枪弓弩全都齐备,还有几个带着火铳的。

那一队兵丁走来,拱手道:“几位看样子是从京师做完生意回来了?买卖可还顺利?”

杜修明一行人,寻了个好些的客栈住下,花去的银子,自是多些,可杜家还不差这仨瓜俩枣的。刚才住下,叫了热汤面,杜修明、余云亦、余水成外加崔镇兵四人围坐一桌,其余几个护卫散在四周。

杜修明吸溜一口面,道:“云儿、翁翁,我们在这地方人生地不熟,等到明天天亮,再去问清楚大伯在什么地方。”

山海关北倚燕山,南连渤海,为天下第一关,乃冀辽分界之处。往东乃是辽西走廊,又称碣石道,地势险要,一夫当关万夫莫开。不过,寻常的商旅可不兴走这个地方。

崔镇兵拨马到杜修明身边,小声说了一句,让杜修明过去给钱。出发之时,杜修明叫上了崔镇兵,这一路上有崔镇兵当先导,可谓畅通无阻。

余水成也吃着面,回到:“带兵之将,自然是四处巡防,哪有常驻一地的道理。况且这是边关重地,你到处去瞎打听,别人真能把你当奸细抓了。依老夫看,只有写一封信,托人交过去,让他来找我们。”

余云亦和杜修明虽然有些军中背景,可在军中待的时间太短,自是不知道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。

崔镇兵吃着大烧饼,开口道:“不用怕,这种事情交给我就是,你们安心在这里玩一玩,这半壁关不大,可是汇聚了关里关外那么多人,有不少好玩的事情。可有一个,云儿姑娘,啊不是,杜夫人可不能女装出行。”

如今大明与关外的关系,乃是君臣关系。女真臣属大明,却只是维持朝贡关系,维持两边和睦,并非纳入版图。出关之后,几个县的距离,大明便已然控制不了,听调不听宣。

故而辽东总兵李成绪在别的地方,都没什么油水,只有靠着这个半壁关的商税,才能赚够自己的钱。这倒不是说他贪墨,只是在大明军中办事,不得不走一些歪门邪道,才能维持得住。

关外,比昌平又冷了几度,已是到了要穿袄子的时节了。这个时候,正是往关内运人参的好时候,随便往身上一揣,稍微给点小钱,守关的将士便不会搜了。

号角声响起来,就意味着要关城门了。再不出关,就得等到明天。在这里面住一宿的代价,可不便宜。

杜修明很快就体会到了,寻常住店,收个店钱、饭钱,茶水哪里还要钱的。可到了这里头,茶水、热水全都要额外收钱,而且价格比往常贵不少,美其名曰,这是给军爷的。

但在杜修明的打听之下,才知道这里大大小小的店铺,全是辽东总兵的产业。谁是辽东总兵,这一些产业的收入,就全归辽东总兵。既有关税,又有这么多消费,看来这半壁关带来的收入实在不菲啊。

余云亦冷哼一声:“为何?”

崔镇兵回到:“杜夫人有所不知,这关口女子极少,可一到出参的时候,女子就多了起来。因为女子身上,比男子更好藏参。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这样做的人越来越多,边关的这些兵丁想出了办法。”

这才多少钱,杜修明自不会与他争这个了,拿出钱送上去,还特意多给了些。那军头拿到手,愣了一下,杜修明才问道:“这位军爷,在下打听一件事,敢问这里可有一位副总兵叫余立刚的?”

这地方把守重,过关要交的例钱也重。若是谁没了货物,只从这里出关或者进关,走这里才方便。其次,此时的山海关还在不断增加建筑,又再海边上,其实并不宜居。

故而辽东总兵李成绪虽驻兵在此,但他常在的地方,却在往北的另外一座关,名曰半壁关。半壁关不如山海关这么雄壮,反而像是一座繁荣的小城。商旅往来,也经常走这一条路。

阅读回到明朝当小兵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(www.qixinyuan.com.cn)

  • 加入书签
  • 目录
  • A+
  • A-